学校里没有最重要的一节课《学会如何学习》

如果你学习上很吃力,花了很多时间还是学不好,那么你或许应该停下来,好好看看这本书所讲的内容。在学习之前我们要上最重要的一节课《学会如何学习》,这才是你脱胎换骨成为学霸的杀手锏。

专注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应当尽可能的专注的思考问题,尝试去观察和了解它,这时我们使用的是专注思维。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专注思维是必须的,但是专注思维常常有局限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钻牛角尖。当我们需要跳出常规思维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让自己偷一下懒,放下手头的难题,让后台的发散思维运行,发散模式可以让你的思维更有深度和创造力。很多时候我们听说的灵光一现就是发散性思维的结果。所以在专注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之间进行切换更有可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组块构建和避免能力错觉

从下至上的组块过程,从上至下的“纵览全局”过程。使用理解力把信息进行整合成组块,学习某种技巧是组块能力,把构建出来的组块匹配到更广的视角和背景环境中去,用已经学会的现有知识去解决未遇到的问题,这就是从下至上的组块过程。

以阅读一本书为例来解释从上至下的“纵览全局”过程,首先浏览的时候去找书中重点概念和要点,对全局有清晰认识之后,其他每一章就是其中的碎片,这样读的时候内心就不会担心不按顺序读下去会错过任何重点了。哪怕缺失一些碎片也不影响我对全书的理解,总体上的全书把握足够构建出全貌。

为什么看书的时候觉得都懂了,一放下书本啥啥题目要点都不记得了?其实这就是能力错觉,我们在看书时候画出了重点内容,大脑以为我们记住了,事实上真正需要记住内容光是标注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短期内不断的回顾之前看到的内容。短期记忆通过不断回顾才会成为长期记忆。在回顾上可以使用ANKI类似的抽认卡片系统,进行问答,更加高效的回顾和记忆。

搭建强大组块的步骤

1)解决一个难题,不要看答案

2)重复一次关键步骤

3)休息运行后台发散思维

4)睡前把过程再想一遍

5)第二天再做一次难题

6)给自己添加新题目

7)闲暇时间主动复习(重复)

一定要回想材料,主动搭建解题组块;

拖延症是学习上绕不开的话题

拖延往往是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事情,与其让不安情绪一直在后台运行影响我们的心力还不如早点解决拖延这个小恶魔。阻止拖延需要察觉分心这个信号,比如你拖延时候喜欢玩游戏,那么打开游戏APP就是拖延的信号,一旦触发到拖延信号,我们需要警觉并且干预自己的行为。切断信号之后改变的关键点在于制定计划,培养新的习惯,然后当自己成功时给自己适当的奖励,建立反馈机制,形成正面引导,给自己建立自信心。

如何具体的制定任务清单

1)首先先制定一个周任务清单,本周内要完成的任务。 2)每天睡前给明天制定当天任务清单,这样大脑可以提前后台处理任务。 3)当天精力充沛的时候开始最难完成的任务,一天重要事情不超过三件。 4)做好一件事情就花掉清单上的任务增强成就感,然后一天结束后对比一下周任务清单,看看目前的进度。 5)给自己预留休息时间,弹性安排工作和学习,劳逸结合,记住你的日程你做主。

专注而简单的番茄工作时间

要专注“番茄时间”,即时长25分钟的工作时间段,而不要专注于完成任务。抛开结果思维,拥抱过程是番茄工作的本质,没有对结果的专注让我们不再焦虑,踏踏实实完成专注的25分钟手头工作即可。屏蔽干扰,特别是手机通知,无视这种干扰也是需要训练的一种能力。保护专注力,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情,守护好自己的番茄时间。

增强你的记忆力,改变思维,主动学习

打造生动形象的比喻或者类比来记忆内容,编自己能记住的故事,动手写下内容,增强肌肉记忆。记忆诀窍帮助你成为高手,不需要羡慕天才。我们的大脑可以被改造,需要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来主动的学习。即使你比较容易分心,那也是有发散性思维的优势,创造力比专注类型的大脑更有优势。如果你没有遇到一位好老师,那么自学也是不错的选择,在互联网资源爆炸的现在,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各类资源。运用本文上述的学习思维进行学习。

最后全文的编排和目录上,也是运用书中介绍的各类方法,作者还是非常用的再看书过程中让读者体验介绍的学习技巧。在每章节开始提醒读者可以看一下每章节结尾总结有概念之后进行本章节阅读内容,这就是全局浏览技巧的运用。每章节穿插介绍不同概念,这就是后台发散性思维的技巧。章节的回顾和提醒让读者避免了能力错觉,还提供了各种克服拖延的小工具,形象记忆的方法可以提高短期记忆,受益良多。常开我们的思维,突破局限,我们可以学习的更加轻松高效。


文字版《学习之道》 有对应的网络课程 “Learning How to Learn” 由 Dr. Barbara Oakley 另外 +2 位授课教师 一起授课,Coursera上开创最受欢迎的学习课“learning how to learn”报名链接点我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读读书桌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本文版权归作者 读读书桌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